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前期调研

一、创建动因

1.个人因素

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参观路线特殊的时代和家庭造就了他独特的成长经历,任职经历形塑了他的个人能力和家国情怀,直接决定着陈列馆的建立和发展。

(1)精神层面

传承父辈红色精神

刘生于解放战争结束的第四年(1954),祖籍马迹塘镇伍家仑刘家湾,从他记事起就经常听长辈讲马迹塘打仗的故事。爷爷和父亲都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爷爷在家里为解放军烧水做饭,父亲则为解放军带过路,被一位连长的通信员从炮弹旁救下,后者牺牲,连长还赠予他半袋干粮。故此,他觉得自己肩负着“守好共产党江山”的使命。

这份恩情,他们一直都没忘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1590641738468&wfr=spider&for=pc

他谋划着“建一个馆把这些东西集中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能睹物思人,让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44585050527418&wfr=spider&for=pc

留住英雄事迹

2014年刘从益阳市交警支队退休后发现,战争已经远去,战争亲历者陆续去世,马迹塘的人们开始淡忘这段记忆,他产生了“不能让大家忘了这段历史”的想法。

“新生代对当年战斗岁月的艰苦没有感受,健在的战役目击者越来越少,英雄们的事迹渐渐消失在民间的记忆中。我的老家就在马迹塘伍家仑脚下的刘家湾,我是听着父辈们讲述马迹塘打仗的故事长大的。从参军报国到执法为民,40余年的沧桑岁月,拼搏于他乡,我始终忘不了家乡这片血染的热土。”(http://yiyang.gov.cn/yiyang/1/15/17/content_1698072.html

告慰英烈英魂

为“告慰英烈英魂”,他主持修建了无名烈士墓,还带头捐款修建了伍家仑、黄栗洑等4个战斗遗址纪念碑园,作为陈列馆的配套教育场所,后又将原埋葬在山坡上的一棵松柏下的9名烈士的遗骸迁到烈士纪念塔,实现了他彼时“眼前最大的愿望”。

“我最大的两个心愿,就是能够尽快将老屋后的三座无名烈士与田头的两座无名烈士墓,迁至烈士纪念塔下,告慰英烈英魂……”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1590641738468&wfr=spider&for=pc

“烈士为国捐躯,我们要记得他们。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109324282310742&wfr=spider&for=pc

军旅生涯锻造能力

在军队服役期间,他主要负责宣传和编史工作,形成了该方面的能力,为之后走访走访老兵和战争亲历者,研究马迹塘战史并写作《血战马迹塘》打下了基础。

(2)物质层面

战争相关资料储备

在为写书奔走的过程中,刘炳贤收集了战争相关照片、部分实物、烈士的遗物等,且收集了许多战争史实,形成了多篇故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44585050527418&wfr=spider&for=pc

物质条件可供建馆

从退休工资中拿出9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说服自家兄弟,把家里几间老屋改造成马迹塘战史陈列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44585050527418&wfr=spider&for=pc

2.地域因素

老屋位于马迹塘,后院有红军拴过马的树

是战争发生的地方(有待询问)

3.文旅建设因素

乘上湖南省红色文旅和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快车(待考察询问)

 

二、建立发展过程

2005年组织筹建了益阳市马迹塘战史研究会,建会6年来,遵循建会宗旨,为当地政府工作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发展桃江乃至益阳的红色旅游服务。(http://hun.wenming.cn/hnhr/202108/t20210806_6135970.html

2014年底,完成《血战马迹塘》,收集部分战争相关物品(http://hun.wenming.cn/hnhr/202108/t20210806_6135970.html

2016年1月,自筹资金9万余元,创建桃江马迹塘战史陈列馆(http://hun.wenming.cn/hnhr/202108/t20210806_6135970.html

2017年,马迹塘战史陈列馆成功获批益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905509959366419&wfr=spider&for=pc

2018年,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建成。(http://hun.wenming.cn/hnhr/202108/t20210806_6135970.html

2019年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先进单位(http://hun.wenming.cn/hnhr/202108/t20210806_6135970.html

2019年,市马迹塘战史研究会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牵头筹资60万元,修缮了烈士纪念园,新建了无名烈士墓,刘炳贤带头捐款筹资6.8万元,修建了修建了伍家仑、黄栗洑等4个战斗遗址纪念碑园。县、镇、村三级联动,扩建了停车场,硬化了道路,把分散的参观点连成一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1590641738468&wfr=spider&for=pc)(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109324282310742&wfr=spider&for=pc

2020年5月获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905509959366419&wfr=spider&for=pc

2020年11月,刘炳贤率队代表桃江县参加了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以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为核心,大力宣扬益阳红色文化。

http://www.taojiang.gov.cn/25184/content_1737686.html

2023年5月17日,在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是益阳市唯一获“优秀”等次的社科普及基地。

http://yiyang.gov.cn/yiyang/2/3/74/content_1768348.html

可以看出,陈列馆的发展更多由刘主导,社会力量协助,政府起到了推动、帮助和宣传的作用。

 

三、场馆设施

1.场馆用地情况

陈列馆占地面积850平方米,现有展室六间,馆内呈现出明显的农村自建房格局。配套的教育基地有可容纳80多人的党建活动室,以及位于户外的烈士纪念园,3处战斗遗址,2处战斗旧址。

http://jw.taojiang.gov.cn/25184/content_1737686.html

此处存疑:调研时仅看到4间展馆,但是新闻稿中均说有6间展馆。

馆内空间较为狭小,但配套教育基地空间开阔。党建活动室可容纳人数较多,且有影音设备,可供学员集中上课和培训。烈士纪念园坐落于伍家仑山山顶,当地居民的坟园附近,有开阔的空间可供来人祭拜、瞻仰。寒门坳战壕遗址附近有毛泽东研学之路广场,一般用于村民进行广场舞等活动,由马迹塘研究协会会员志愿打扫,频率为两周一次;有马迹塘战史研究会成员与当地村民集资筹建的纪念亭“春秋阁”,可供人小憩。

陈列馆小而精,适合作为教育场所;配套教育场所空间开阔,具备发展成为公共空间的潜力。

2.配套基础设施

(1)交通情况

从益阳市抵达陈列馆的道路有一段较为狭窄,仅可容纳一辆小轿车通行,无直达公共交通设施。陈列馆外部有铺就砾石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可供8-10辆小轿车停放。

从陈列馆去往寒门坳战壕遗址的山路曲折,距离较长,道路较为狭窄,仅容一台小型车通过,无直达公共交通设施;从陈列馆去往烈士纪念园的道路较宽,可供车辆行进,山上有混凝土步道,无直达公共交通设施。

交通不便可能是阻挡当地人前来的主要因素,且使得许多参观者错过瞻仰配套教育场所的机会,部分资源闲置。

(2)基础设施

展厅内部无休息区,户外场所设计了有供团体合照的椅子和背景墙;洗手间男女通用,共一间,洗手池在屋外,冲水流畅,干净,无异味,无小便池、排风扇、垃圾桶、洗手液、纸巾,无洗手间指示牌和标志。

由于陈列馆面积不大,游客的休息需求可能较少,现有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四、运营情况

1.资金来源

馆长出资(主要):建馆花费20多万元,后续运营维持主要由本人出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1590641738468&wfr=spider&for=pc

政府协助:县、镇、村三级联动协助建立配套教育场所和基础设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1590641738468&wfr=spider&for=pc

社会捐款:益阳市马迹塘战史研究会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牵头筹资60万元,修缮了烈士纪念园,新建了无名烈士墓,刘炳贤带头捐款筹资6.8万元,修建了修建了伍家仑、黄栗洑等4个战斗遗址纪念碑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1590641738468&wfr=spider&for=pc

讲解收入:为散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团体讲解收费,一次200元。

刘常认为“资金短缺”,但谈到和周围的民营餐馆和民宿进行商业合作,或是参观、讲解收费,他认为有违他“纯公益不盈利”的初衷,所以完全不考虑这些拓宽收入来源的方式;对于政府拨款,他认为办馆是“自己的事情”,和国家关系不大,不用花太多国家的钱,所以很少向上级部门主动申请资金,目前大多依赖个人存款和社会捐款维持运营。可见,作为民办博物馆,刘的个人意愿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陈列馆的发展。

2.管理情况

馆内有馆长、副馆长、管理员、保洁员各一名,讲解员四名(仅有一名常驻讲解员),设有上下事务主要由刘进行管理,益阳市马迹塘战史研究会协助活动承办、捐款事务、烈士墓清扫等工作。除此以外,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核定人员编制。

3.游客及举办活动情况

近三年接待当届活动单位和社会团体共1156 个。截至3月底,接待中小学师生660075 人,社会参观人员将近 35 万人次。

据刘所言,陈列馆平时多承接团体活动,游客以游学学生和党建团体为主;特殊纪念日期如重阳节、建军节等,以接待老兵后代为主,并给老兵后代提供免费吃住服务。游客中兵二代、军人偏多。此外并未对散客来源进行统计。

展馆内留言簿自2022年4月1日启用,去掉因字迹不清而无法辨认的留言,共收集到193份标注着原在地域的留言。2022年4月1日以来马迹塘战史陈列馆接待的游客、组织所在地址统计,来访游客中约27.5%来自桃江县,76.0%来自益阳市。可见,马迹塘战史博物馆的核心影响范围在湖南省益阳市内。约75.4%的来访人是组织成员,其中99.98%的来访组织都是因为所在企业或是地方党支部举办的党员学习活动而来到该馆。仅12.6%的来访人是散客。

在蹲点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散客顺路前来,携带孩童的游客偏多;少部分特地前来的游客,一般为军人或军人家属。

陈列馆主要受众是由党性教育需求的团体和有兵二代及军人群体,以及马迹塘镇和益阳市人民。

对于有党性教育需求的团体,陈列馆设置了纪录短片观看、馆内导览、烈士墓祭拜、战壕观访等环节,对于党性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缺乏清晰的认识,缺少分级分类、精准培训理念;培训实施过程只做党性教育的共性要求,在细分党史党建教育、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党风教育、党规党纪教育等类别方面工作不够到位,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和精细,无法满足不同培训对象和不同培训时长的需求,导致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关于桃江县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走访调研中发现,马迹塘镇居民对陈列馆大多停留在了解层面,并未亲身拜访。作为发生在马迹塘镇人们身边的红色战役,马迹塘陈列馆还应吸引更多来自马迹塘镇和益阳市的散客群体。此外,为了满足主要受众需求,陈列馆也应提升其党性教育水平。

 

五、藏品情况

1.藏品概况

馆内展陈马迹塘战役相关的文物、历史资料,现有展室三间,展出各种图文照片256幅,实物展品129件,大型贵重实物展品2件(钢盔和蒋顺学的军服)。有收音机、军服、钢盔等多种文物,较为多样化地展现了整场战役,但文物集中在第三、第四展厅,数量不够丰富。部分文物与马迹塘战争不相关,如从日本军人处缴获的军刀。文物大多由亲历者及其家属捐赠,部分由刘炳贤先生自费从各种渠道购买,其中包括古玩市场等购买渠道。

2.藏品保护情况

馆内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部分文物上贴有标签,不利于文物保护;部分文物展柜为闲置家具再利用;文物上方的保护罩材质为玻璃或塑料,展柜内部无除湿等相关装置;卫生条件不到位,有明显指纹和昆虫。

3.藏品展示情况

(1)展陈逻辑顺序

共6个展厅,依次为战役介绍、部队军人介绍、文物陈列,内部逻辑清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展馆进行了简单的功能分区,但没有分篇章或分阶段进行阶梯形步陈和标志,若无讲解员的指引,可能无法自主识别展厅排布逻辑。

(2)展陈空间顺序

陈列馆内部的展陈路线不清楚。走上台阶来到屋前空地,游客们分别面对位于第一展厅和第四展厅的两扇门。由于外部并无明显的游览路线,导致不少游客从第四展厅进入。

外部的配套教育场所均无明确的指示牌指引,且和陈列馆有一定距离,战斗遗址仅在旁设有碑石,烈士陵园淹没在民间坟墓中,都较难找到。

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参观路线

(3)展陈方式

以图文展板为主,有讲解员进行讲解。展陈方式较为单一、传统,许多游客表示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六、问题分析与出路探寻

笔者认为,民办红色博物馆的发展由其馆长主客观情况、纪念对象认可度决定,其出路的探寻也应适应这两者的情况进行定制。

1.馆长个人情况分析

(1)主观情况

和公办博物馆不同,民办博物馆依赖个人兴趣和藏品建成,场馆由个人所有,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经营,馆长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马迹塘战史陈列馆而言,刘除了掌握房屋、藏品等硬件设施的所有权以外,还是益阳市马迹塘战史研究会的会长、《血战马迹塘》的作者,掌握着陈列馆的史实和文物研究资料。尽管陈列馆设有副馆长、管理员各一名,协会中有成员四十余名,但仅协助负责捐款、承办活动,馆内大小事务均由刘本人决定,且无任何上属机构,所以刘的主观意愿直接决定着陈列馆的发展。

特殊的时代和家庭造就了他独特的成长经历,任职经历形塑了他的个人能力和家国情怀,直接决定着陈列馆的建立和发展。刘生于解放战争结束的第四年(1954),祖籍马迹塘镇伍家仑刘家湾,爷爷和父亲都间接参与了马迹塘战役。在亲人的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对熟悉马迹塘战役相关历史,他觉得自己肩负着“守好共产党江山”的使命。在写书的过程中,刘炳贤也收集了不少资料,有当时的一些照片、战斗中的部分实物、烈士的遗物等。他谋划着“建一个馆把这些东西集中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能睹物思人,让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来”,于是说服自家兄弟,把家里几间老屋改造成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之后,为“告慰英烈英魂”,他主持修建了无名烈士墓,还带头捐款修建了伍家仑、黄栗洑等4个战斗遗址纪念碑园,作为陈列馆的配套教育场所,后又将原埋葬在山坡上的一棵松柏下的9名烈士的遗骸迁到烈士纪念塔,实现了他彼时“眼前最大的愿望”。2023年4月,刘的未来规划是“评先进”,5月份在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年度考核中获得了“优秀”等次,是益阳市唯一获“优秀”等次的社科普及基地。刘常认为“资金短缺”,但谈到和周围的民营餐馆和民宿进行商业合作,或是参观、讲解收费,他认为有违他“纯公益不盈利”的初衷,所以完全不考虑这些拓宽收入来源的方式;对于政府拨款,他认为办馆是“自己的事情”,和国家关系不大,不用花太多国家的钱,所以很少向上级部门主动申请资金,目前大多依赖个人存款和社会捐款维持运营。

(2)客观情况

布尔迪厄认为区分阶级地位的四种资本形式是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刘的四种资本共同影响着陈列馆的发展。

经济资本方面,尽管他通过益阳市马迹塘战史研究会能够获得部分捐款和运营经费,但其仅有退休金作为经济来源的情况决定了陈列馆其场馆面积小、藏品数量少、文物保护程度较差、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的客观条件。

社会资本方面,作为益阳市本地人,刘的社会关系网中具有多位马迹塘战役的亲历者,便于他进行战争史料搜集,并接受他们捐献的文物作为馆内展品。作为退伍军人,他在体制内具有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网,便于建馆获得政府的各项宣传支持与关注。作为军队文职人员,他依靠文学领域的社会关系网,请来湖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作家崔合美为《血战马迹塘》作序并得以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资本方面,他具有大专文凭并在军队从事文职工作20余年,这使他能够较好地完成修史工作,却无法使他胜任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以至于展陈路线混乱、展陈方式单一落后,游客大多表示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符号资本方面,他拥有“湖南好人”称号,且作为退休老兵,在马迹塘镇上几乎无人不晓,十分受当地百姓尊敬,近九成当地居民表示去过或听说过陈列馆,并会介绍给游客或家人朋友,有助于扩展陈列馆在当地的知名度。作为协会会长和馆长,他对待战役的敬畏和对待老兵家属的谦逊态度,得到了协会成员和老兵家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获得了大量文物、史料和部分运营维护、活动资金。

2.马迹塘战役情况分析

陈列馆的等级主要由纪念对象在该领域内的认可度决定,纪念对象决定了其核心受众群体。

马迹塘战役属于解放战争,在我国的重要程度和宣传优先等级上不及抗日战争,但在党史上较为重要,所以陈列馆平时大多承接党性教育活动。对于这部分群体,陈列馆提供纪录片观看、馆内讲解服务、战争原址游览、烈士墓祭扫服务,但是并无根据不同群体身份进行特色定制服务,对前来游览的中小学生、企业党组织、政府组织进行同样的教育。(大致如此,有待确认)

马迹塘战役是衡宝战役的前哨战,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益阳的最后一仗,对益阳市地方志和益阳解放战来说较为重要,具有较强的在地属性,所以在留言簿上留言的参观者多来自益阳市、马迹塘镇。附近高速设有陈列馆路标,调研发现有不少市内游客因此顺道前来拜访。

而对于参与马迹塘战役的军人家属而言,陈列馆纪念着他们的至亲,寄托了他们的哀思,所以这里也是老兵子女们每年都会前来瞻仰祭拜的地方。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如重阳节、建军节等,会组织大型祭拜活动,陈列馆为他们提供免费吃住服务,馆长、讲解员亲自接待并一同扫墓、祭拜,并有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刘也建立了老兵家属微信群,期待能联系到更多参战的老兵家属。

3.出路探寻

(1)以馆长个人优势因素补足劣势因素

同期研究对象中各方面情况较好的民办博物馆如红色档案馆、常德市东方红博物馆,都是依赖馆长良好的经济条件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在相关研究文献中常常看到以解决经济来源问题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的方案。事实上,国家经济并不足以覆盖广布各地的红色资源,而这湖南省这种红色资源大省来说则更为困难。“依赖社会捐款”也被广泛提及,但是民办博物馆的特点大多在地属性较强,涵盖社会范围较小,无法广泛进行捐款筹集,于是后续“展陈方式多样化、提高文物保护水平”的解决策略便因资金不足而成为一纸空文。

对于马迹塘战史陈列馆这类因自身客观因素而经济条件不足的民办红色博物馆,比起弥补经济漏洞,更应该发扬优势。应利用好刘的符号资本。刘有湖南好人、湖南最美革命文物保护传承者等诸多称号,作为退伍老兵掏出毕生积蓄写书建馆,其自身形象就具有正向色彩,具备宣传的符号价值。应着眼于树立正向典型形象,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鼓励参观和捐款,以宣传颂扬个人带动博物馆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展其社会资本,应协助建立如公众号等可供联系更多军人家属的平台,并对社会开放其入口,从而获得更多藏品捐献;进一步落实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民办博物馆工作制度,进行馆长培训和经验交流,协助马迹塘战史陈列馆的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业务活动和规范化管理,给刘以博物馆相关知识储备,以弥补其文化资本方面的不足。

(2)陈列馆应满足核心受众需求

陈列馆的发展并不在于筹集到多少资金,而在于能否在现有条件下满足其核心受众群体的需求。

对于有党性教育需求的受众群体,要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党性教育效果。推行“训前辅导+现场教学+总结提炼”的党性教育方式,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路线进行合理规划,把参观展览、观看视频、专题教学、系列访谈、交流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员入脑入心,引发共鸣。要推进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使学员融入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刘也可充分调动其社会资本,拓宽人才来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党校教师、党史研究者、烈士后人等组成的专兼结合、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加强培养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对于益阳市人民这一受众群体要建立公共空间,激发当地人民主体性与在地意识。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上提出,推动以民办为主的新博物馆向新博物馆人的转型,关键在于强调新博物馆实践的去中心化和地方化特征,强调社区参与和地方情境甚至是日常生活场域,激发博物馆游客的参与感、自主意识和自反性,重新发现地方社会、日常生活的文化和价值。陈列馆仅够容纳一支60人左右的旅行团,内部空间不足,但配套的教育基地有烈士纪念园,3处战斗遗址,2处战斗旧址,以及可容纳80多人的党建活动室空间较大,具备发展成为公共空间的潜力。故此,应将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从“刘炳贤的博物馆”打造成“马迹塘镇的博物馆”至“马迹塘镇人的博物馆”,建立可供居民生活、休闲的公共空间,形成公共记忆,激发当地人民的在地意识和身份认同,从而以捐款、参与陈列馆举办的活动、自发宣传等方式协助陈列馆的发展,激发社会力量解决刘个人经济来源不足的问题。

附: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信息整理

马迹塘战史陈列馆
基本信息 场馆建设情况 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三里村。由刘炳贤先生私人创办,系自家老屋改造成馆,历时8年,建成于2016年5月,共花费二百余万人民币。
占地面积850平方米,配套的教育基地有烈士纪念园,3处战斗遗址,2处战斗旧址,以及可容纳80多人的党建活动室。
主要成就 于2022年被评选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益阳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等十余个称号,是桃江乃至益阳市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桃江红色旅游新名片。
近三年接待当届活动单位和社会团体共1156 个。截至3月底,接待中小学师生660075 人,社会参观人员将近 35 万人次,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管理人员 有馆长、副馆长、管理员、保洁员各一名,讲解员四名(仅有一名常驻讲解员)
文物情况 基本情况 馆内展陈马迹塘战役相关的文物、历史资料。现有展室三间,展出各种图文照片256幅,实物展品129件,大型贵重实物展品2件。
文物价值 在展出的文物中,既有包含红色故事、文物价值较高的贵重实物如钢盔、收音机,又有文物价值较低的实物如炮弹、弹药箱等。
文物来源 文物大多由亲历者及其家属捐赠,部分由刘炳贤先生自费从各种渠道购买,其中包括古玩市场等购买渠道。
保护情况 展柜部分为闲置家具再利用;上方的保护罩材质为玻璃或塑料,展柜内部无除湿等相关装置。
影响力分析 展馆内留言簿自2022年4月1日启用,去掉因字迹不清而无法辨认的留言,共收集到193份标注着原在地域的留言。
2022年4月1日以来马迹塘战史陈列馆接待的游客、组织所在地址统计
来访游客中约27.5%来自桃江县,76.0%来自益阳市。可见,马迹塘战史博物馆的核心影响范围在湖南省益阳市内。
约75.4%的来访人是组织成员,其中99.98%的来访组织都是因为所在企业或是地方党支部举办的党员学习活动而来到该馆。仅12.6%的来访人是散客。
调研分队1队成员于2023.4.15-4.16在马迹塘战史陈列馆门口的蹲点采访中,共收集到对来访者的采访结果67份。
2023.4.15-4.16内来访游客对马迹塘战史陈列馆的参观反馈显示,负面评价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场馆的内容相对枯燥、设施较简陋。
馆内服务 桃江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为散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团体讲解收费,一次200元。
基础设施 展厅设施 展厅内部无休息区,户外场所设计了有供团体合照的椅子和背景墙。
停车场 无专门停车场,但是陈列馆外部有空地可供5—7辆小轿车停放。
洗手间 无洗手间指示牌和标志。男女通用,共一间。无小便池、排风扇、垃圾桶、洗手液、纸巾,洗手池在屋外。冲水流畅,干净,无异味。
宣传手段 马迹塘战史陈列馆的宣传大多靠知情人士的口口相传。
自刘炳贤先生被评为“湖南好人”后,不少记者纷纷来到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对刘炳贤先生进行采访,大多为文字内容,少量为视频内容,投放在如《解放军报》《湖南日报》《红网》等以党媒为主的新媒体客户端和报纸杂志上,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馆的知名度。
发展规划 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之后打算引进更多的马迹塘战役相关文物,不断丰富馆内藏品数量和类型。
配套教育场所 寒门坳战壕遗址 基本信息 位置:位于伍家仑与黄栗伏附近,周边较多树木与竹林,战壕本体隐藏其中。
交通:山路曲折,距离较长,道路较为狭窄,仅容一台小型车通过。无直达公共交通设施。
文物情况 战壕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无特别保护措施,暴露在露天环境中。
战壕周边设有两个纪念碑,分别是伍家仑战斗遗址纪念碑和解放军机枪排血洒寒门坳遗址纪
周边设施 周边无指路牌指引。
附近有毛泽东研学之路广场,一般用于村民进行广场舞等活动,由马迹塘研究协会会员志愿打扫,频率为两周一次。有马迹塘战史研究会成员与当地村民集资筹建的纪念亭“春秋阁”。
烈士纪念园 基本信息 位置:坐落于伍家仑山山顶,当地居民的坟园附近。
交通:山下有较宽道路,可供车辆行进,山上有混凝土步道,方向指引性明确。无直达公共交通设施。
文物情况 设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革命烈士连长崔强”纪念碑、无名烈士碑,上有相关介绍。
坟墓本身有砖砌外墙,对烈士遗骨保护作用良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附近无大树阻挡。
有不知名人士敬献花圈,但没有及时处理清洁。
周边设施 周边紧邻马迹塘镇三里村居民坟园,山脚有居民居住,附近有废弃茶厂与砖厂遗址。

 

发表评论